生产发展,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。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土地,我省虽是农业大省,耕地并不富裕,全省人均耕地才1.523亩,但这也阻挡不住每年以各种理由对土地的蚕食,当然,有一些用地比如修路、住房、建医院用所当用。土地紧张,就要严格而有效地利用,不浪费一寸土地。珍惜和利用每寸土地,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,也早已成为我国的国策。地不能撂荒,而河间市黎民居乡崔庄村有几十亩耕地却着实闲了一阵子,想用地的农民用不上,满地的杂草不仅长在了地上,也长在了群众心里,土地荒了,农民也慌了。
位于我省东部的省级公路廊泊路(廊坊——泊头)南北贯穿河间市黎民居乡崔庄村东,公路两侧的几十亩集体耕地紧临公路,加之修路时取土碾轧等原因不好再耕种,崔庄村也想借路发展,发挥沧州地区发展小枣的优势,带动村民致富,申请将土地用来建设枣类加工厂,得到省有关部门批准,但由于资金不足,枣业行情走低而没有建成,地也就一直闲置,为发挥土地用途,村委会决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,由村民一家一户来利用搞枣业加工或买卖,并在后来补办了有关手续。村委会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多次讨论、研究想对地块进行处置,由于村内矛盾较多,部分村民对村委会不信任,村自行招标的程序又不规范,多次订好招标时间一改再改,招标最终也未能实现。有的投标户交了5000元保证金长达一年多的时间,却迟迟得不到地,老百姓由抱怨转为气愤,矛盾不断升级。群众扬言如再投标不成,他们要集体上访,找市政府讨个说法。为稳定事态,尽快招标,2004年9月12日,乡、村两级政府决定再次招标,并向河间市公证处进提出了现场监督的申请,12日下午,公证处了解了有关情况,感到事态严重,及时召开了处务会分析研究案情,帮助村委会拟订投标须知、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协议书,提出一是对招投标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公证,二是投标结束后,中标人与土地局办理土地有偿使用协议书公证,并着手办证前的准备工作,确保投标有序进行,一直加班到深夜。第二天一早公证处全体人员赶到投标现场。因有少数人闹事致使投标没能按时开始,公证员们耐心细致地向老百姓宣传相关法律知识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使不明真相和对村委会持怀疑态度的老百姓慢慢地转变过来,投标终于在临近中午开始进行,乡政府代表、村委会成员、土地所、派出所和投标人近百人到了现场,投标现场竞争激烈,但公证人员严肃认真、一丝不苟的工作使投标从始至终井然有序,投标持续到下午3点才结束,24块地原估定底价19.5万元,除一块无人报价,最后23块地以26.6万元的投标价成交。
公证处的介入不仅为村委会解决了两年来的大难题,而且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,又使村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土地,看到村民分到地时激动的表情,辛苦紧张的公证员感到轻松了许多。公证员们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化解了一场矛盾纠纷,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,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。公证处在近期的回访中发现公路两旁已门市林立,交易频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