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回放
2014年春节前夕,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国立公证处。在咨询台前,他神秘地向公证人员说他是来领奖的。
公证员接过他带来的“领奖证明”——一张中奖卡片:上面写明某知名电器品牌为回馈消费者而举行抽奖活动,并称已在北京市国立公证处公证。刮开的卡片中奖涂层赫然显示:“二等奖:本田轿车一辆”。
老人说他是在老家得到的这张中奖卡,已经支付了6000元中奖公证手续费,特意来北京领奖的。
公证员听后耐心地告知这是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,已有数人来此咨询此事,千万不要上当。
老人听了不相信,说他来之前已经打电话给公证处核实过这事儿是真的了,并且出示了电话号码。
公证员告知老人,这个号码不是公证处的,而是骗子预先设计的号码。老人听后还是半信半疑,说:那这上面还有公证员的照片和公证处的盖章呢。
于是,公证员当面对中奖卡上的公证信息进行了查询,结果证实这上面显示的公证员姓名、照片和公证处印章、电话号码都是伪造的。
此时老人才如梦初醒,知道自己被骗了……
公证提示
国立公证处的薛卫平主任表示,此类骗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:所购物品中夹有奖票、邮寄到家的中奖单和电话通知中奖。
骗子会将兑奖处与中奖者的距离设置较远,并提供虚假的公证处电话。然后,骗子会提出领奖前需先交手续费、公证费等,诱导消费者上当。
薛卫平主任指出,公证处承办抽奖公证时都会要求抽奖主办单位自行交纳公证费。因此,如遇到要求中奖者交纳公证费用的,可以断定为骗局。 |